觀日:20080826
私評:★★★★☆

  當初聽聞這部片的譯名《偽鈔製造者》時,還以為是紀德的《偽幣製造者》搬上螢幕了,後來才發現兩者八竿子打不著關係,這部《偽鈔製造者》(Die Fälscher)是改編自猶太人Adolf Burger的回憶錄《The Devil's Workshop》,記錄了二戰期間他在集中營被迫集參與納粹的"伯納計畫"(Operation Bernhard)(二戰期間,納粹為了擊潰英美市場而執行的偽鈔製造計畫)之經歷。台灣預計今年九月上映,正式譯名卻改成俗到令人想掀桌的《偽鈔風暴》。

  奇怪的是,本書作者雖為Adolf Burger本人的回憶錄,電影中的主角卻不是他,而是Salomon 'Sally' Sorowitsch,一名精通製作偽鈔的商人。基於這個懷疑我做了一點功課,發現這部片其實只是以Burger的書作為根基,進而創作出來的電影;而偽鈔大師Sorowitsch,無疑的是一個虛構的角色,只是編導為了讓電影更有可看性與噱頭而安排的角色。

  退為第二男主角的Adolf Burger,在整部片的份量仍然強大,他和Sorowitsch在片中可以說是完全處於對立的的立場,一個是拒絕為納粹做事、堅持信念的硬漢,另一個是只求生存下去的男人,兩人的衝突不斷。片中受夠了集中營折磨的大夥,所幸懷有一技之長而被遣往待遇較佳的集中營,為納粹製作偽鈔。在大家只求苟活的心態下,Adolf Burger的立場其實孤立無援,因此容易讓觀眾也一面倒的認為處處作怪的他顯得像是"反派角色"。事實上,這只是Burger在片中所強調的"信念問題",他認為起義反抗納粹,就算失敗也可以讓其他人做榜樣、證明猶太人並非任人宰割的羊;偏偏人性怕死,膽敢為正義赴死的人畢竟不多,大多數人秉著"乖乖聽話就能活下去"的想法,過一天算一天,也因此形成兩方明顯的衝突。

  Sorowitsch則是處處為大局著想,寧可冒險也不願出賣Burger,並費盡苦心替一名得了肺結核的俄國男孩取藥。有人認為Sorowitsch對男孩的過度保護與關愛,隱射出他的homosexuality,有人則解釋這是在監獄或軍隊常有的情形,有些男人會想照顧或保護較為弱小的男子,作為家庭的聯繫或自身權利(power)的保障;我個人是覺得可能是兩種感情的合併。Sorowitsch在片中不斷幫助他人,但他真的是個英雄嗎?而只顧堅持信念、不顧自身與他人存亡的Burger太頑固嗎?在集中營,幫助眾人生存的Sorowitsch的確像個英雄;在戰後,堅持破壞偽鈔行動的Burger也成了英雄;就連納粹陣營,也分通人情和冷血的兩種人,這些對比都相當耐人尋味;個人很想拜讀原作,釐清電影的真實性,只可惜台灣並無代理出版。




演不怕死的鐵漢Burger是August Diehl,比起《Love In Thoughts》裡的病態少年,他在片中堅持理念的烈士形象更讓人喜歡;只是他這樣髮線好高啊...(病態少年的金髮模樣比較美冏)


八月先生連睡覺都可以這麼性感,隔壁的Sally怎麼把持住的(誤)


飾演備受Sorowitsch關愛的俄國男孩的Sebastian Urzendowsky,是個熟面孔,他在《The Child I Never Was》主演德國轟動一時的殺人魔Jürgen Bartsch,從十幾歲就開始犯案,太可怕了,這部片有空要來談談。


August Diehl是個大眼男孩(左),而且五官其實很少女,和他老婆合照看起來像是一對蕾絲邊愛侶;他老婆不是上面這個,上面那位似乎是《替天行盜》的女主角。據說八月先生目前已和老婆分居。


八月先生03年演出的舞台劇,他果然適合演這種受折磨的可憐人(而且我怎麼覺得這張很像《男孩別哭》中的Hilary Swank冏)


八月先生以前當過吉他手,真想聽看看他的演奏


說起德國演員中的大眼男,還有這個:
Roman Knizka,他在《Jimmy the Kid》中演的白痴搶匪很可愛,不過台灣觀眾對他比較有印象大概是在《發情日記》這部片吧,飾演智能障礙的哥哥,一張baby face很討喜,不過我對於該片的新意可是不敢領教。




  另外,本片的海報和《沒人寫信給上校》(No One Writes To The Colonel)(
點此延伸閱讀)的風格如出一轍,是說大海果真是發人興嘆。


  說起來,我到底什麼時候才會寫Mirko Lang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and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