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電影觀後感 (6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居然已經快兩年沒更新了!不知道還有沒有以前的看官在看這個BLOG呢?
  這兩年來基本上我還是持續在看電影的,只是近期迷上90年代的港片--更確切來說是周星馳的電影(笑)

  從小就是看著許多港片長大,長大後卻離港片很遙遠,直到前陣子看了無間道,我又重新跌回港片的世界去了,而跌回去的目標自然地從兒時記憶的周星星開始。他中後期的紅片似乎已沒什麼特別提起的新鮮感,那麼,久違的更新,就來篇周星馳早期的電影短談吧。

**以下涉劇情**

brand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篇不是介紹,只是我看完第五季的一些小心得
  supernatural-car-chevrolet-impala.jpg 

溫家兄弟的故事,轉眼五年就過去了。而我對SPN的愛,也是斷斷續續的。

開始追這部是從06年台灣首播到一半時,在前兩季時熱情最旺,還買了DVD收藏,水管的FANVID也是一直搜一直看。然而基於我容易對影集厭倦的個性,第三季開始疲軟了…然而又被兄弟過聖誕夜那集喚回了一些愛。

brand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V5BODI1NzEzNTMxM15BMl5BanBnXkFtZTcwODc2NTk4Mg@@__V1__SY314_CR11,0,214,314_.jpg 

  基本上我影集看得少,因為很容易膩了而棄追(目前追超過三季的只有《Cold Case》和SPN),然而這部《Modern Family》卻成功擄獲我的心,讓我每週都迫不及待再度見到這群家庭。

  一部影集要成功需要足夠的魅力,而《Modern Family》辦到了。他有無懈可敵的幽默、性格鮮活的人物、笑中帶淚的溫情。

  這部影集採用仿紀錄片手法,鏡頭不斷在這群家庭受訪和其所陳述的情境中切換。好像他們的確是接受側拍的平凡家庭,讓觀眾窺見他們生活中的各種大小事。

brand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The%20Hurt%20Locker%20movie%20poster.jpg 

  這部片評價非常兩極,有人認為有政治色彩,有人認為它毫無重點,有人認為它很好睡。

  我則認為,該片有沒有政治色彩,見仁見智!有沒有重點,因人而異!好不好睡,心態問題!

  本片導演為Kathryn Bigelow,她02年的《K19》是我認心中近年最優秀的軍事片之一(至少對我來說,比《搶救雷恩大兵》、《大敵當前》、《烈風行動》都優秀得多;這裡沒有一竿子打翻一條船的意思,純個人口味。)而這部榮獲多項奧斯卡大獎的The Hurt Locker,遭到許多人批評"過譽";對我來說,這部片有贏得最佳影片的價值。(阿凡達才是讓我覺得真正過譽的影片)

brand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affiche-1.jpg 

  這明明是部輕鬆詼諧的小品,卻讓我在看完之後,情緒低落到谷底。

  影片以一位厭世的小女孩Paloma為主線,她的生活建築在透過DV觀察她小小的世界。小女孩透露出的自負與看似成熟的思想,其實有時讓人覺得她反而無知,以片面的觀點批評著她所擁有的與他所沒有的。雖然她所生活的的確是個虛榮、虛情假意的中上階級生活,然而整個社會的全貌並非她所想像得如此單一。

  影片另一條主線是門房Michel的角色,她是個中年寡婦,人生中只有一個小小的房間,與不為人知的書房。她安於這樣被視為"卑微"的身分以久,已經遠離外頭的世界,漸漸成為了帶刺的獨居者。唯一闖入她的生活的,是小女孩Paloma,以及大樓的新住戶小津先生。藉由Paloma的視線,讓觀眾發現了Michel不為人知的、優雅的一面;而認識了小津先生,更是讓她的生活起了極大的轉變。

brand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_angry_men.jpg 

 

  自從俄羅斯也改拍這部影史經典後,我就一直想把舊版找來看,最近終於實踐了。

  本片幾乎所有場景都在同一個房間拍攝,因此劇本的編排就格外重要,幾乎可以說是決定這部片成敗的唯一關鍵。而這部片的劇本寫得相當好,給了觀眾一個深思的議題:多數人站的那一方,就真的是對的嗎?Henry Fonda飾演的工程師只為了給被告少年一個伸冤的機會,而與其他11名陪審團員作對。原本勢單力薄的他,憑著縝密的思考與不斷提出的疑點,漸漸說服他人,到最後終於扭轉局勢。

brand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52.jpg 

  本來想把這篇和《Those Magnificent Men In Their Flying Machines》一起寫的,不過後者我有點記憶模糊了就先單獨談談《The Magnet》。這是James Fox童星時期主演的、實驗性質頗高的一部電影。

  寓言故事般的劇情、特殊的拍攝手法,再加上James Fox小紳士的形象,讓這部片顯得既可愛又新鮮。內容主要敘述一個小男孩騙走了一個小朋友的磁鐵,隨後產生的罪惡感和幻想,讓他誤以為遭到警方的追緝,便想盡方法將磁鐵脫手。沒想到當他將磁鐵送給一名醫生後,誤打誤撞成為一個小英雄,還受到警方的褒獎。劇情有趣的地方在於它以孩子的觀點呈現出道德性:那些在大人眼中根本微不足道的"犯罪",在小孩眼中卻可以是滔天大罪。另一點是謠言的效應,道聽塗說不足為奇,但另一種類似的情形也令人莞爾:同樣的故事,由同一個人訴說,卻可以一次比一次誇張,到最後完全擴大甚至扭曲事實。

brand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謝和春,我終於還是看到這部牽掛已久的電影。
the-world-is-big1.jpg 

  也許是配合電影主題曲剪接的MV太歡樂了,讓我在真正觀看這部片的時候覺得:咦,原來很平淡嘛。但是平淡得很勵志。

  這是部改編自小說的電影,據說本來拍完時有好幾個小時,好不容易才剪到一百多分鐘,這也是為何在看這部片的過程中,會覺得有許多段跳得不太自然,以及一些細節的交代不清。大致上,這仍是一部相當溫暖可看的好片。

brand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少年刑警
10.jpg 

 

  自從國中時代看了《西洋古董洋果子店》就看上(?)了藤木直人,不過一直覺得他演技不怎樣,對他的喜好一直只有長相和個性而已。在看了《辣妹掌門人》(什麼鬼翻譯)之後,還是覺得他演技不怎樣而且演怪印地安人好囧,《求婚大作戰》我又覺得很難看,也看不出阿直叔的演技,就這樣若干秋冬過去了,藤木阿直的藤木小次郎終於掀起我網羅直叔以前的作品來看的動力。

brand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雷˙極品推薦*
518.jpg 

  最近max又在瘋狂重播Hot Fuzz,讓我忍不住再看了一次,對於Edgar Wright和Simon Pegg這對鬼才編導的愛快要衝到破表,衝著這份溢滿的愛來推廣這兩部片!

  《Shuan of the Dead》的成功,讓Edgar Wright和他的御用男主角兼編劇伙伴Simon Pegg能以更多的資金、再度以幾乎原班人馬推出《Hot Fuzz》;這次的笑料比之前還猛烈誇張。記得我第一次看《Hot Fuzz》時,對於最後劇情的突轉其實有點不滿,當時更愛《Shaun of the Dead》比較不慍不火的搞笑方式。然而反覆複習Hot Fuzz的笑料時,突然發覺自己對這部作品的愛也快要超越SD了。

brand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483.jpg

  這是讓我走進電影院的第七部片。早在今年二月底上映前我就有些心動,但並沒有衝首輪,直到四月的某天在PPS看見,讓我無法按下暫停一口氣看完;看完意猶未盡,毅然決然(?)衝往快下檔的二輪。二輪電影院比想像中好,雖然螢幕沒有喜滿客或華納大,卻跟國際差不多size,還一次看兩片搭配《七生有幸》,已經很值得!能讓我在一個月內重複觀看的電影實在不多,這部片令我允指回味再三。

  根據imdb的履歷,這部片竟然沒有得到任何一個獎,令人意外,因為不論是他的劇本、導演、服裝、配樂,還是剪接等等都相當傑出,竟然沒有獲得任何影展的青睞,實在費解。也許Tom Cruise近來的臭名作祟,連Bryan Singer坐陣都還是無效。湯姆老兄最近名聲大壞,導致許多人抵制他的電影。我個人對他沒有任何好惡,只是不喜歡看大咖演軍事戰爭片,本以為會看得有點不舒服,沒想到卻全神貫注地看完,一點障礙也沒有。

brand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涉劇情*本篇有強烈個人負面觀感,不喜勿點別引戰*
109.jpg海報是私心主角不是他

  其實我這人是幾乎不上電影院的,原因很簡單:我很窮(掩面)這輩子進電影院次數用十根手指頭就數得完。算一算,從國三第一次看院線到現在六年間,我看過院線的次數只有五次,二輪三次,合計八次,其中三次還集中在今年,第八次就是這部片了。本來一直很掙扎到底要不要看,因為看過預告片沒啥感覺,但是想到難得有我喜歡演員的院線片,還是硬著頭皮買票了。

  看片那天整廳加上我和老妹只有六人,整個心情大好,我最喜歡這種冷清的電影院了(只是拜託你不要倒謝謝)開場不到十分鐘,老妹抱怨很難看,然後整部片不斷重複『男主角好醜』,令我深怕後面兩位女士如果是為了強尼叔進來的會上火XD 不過看到最後老妹滿足了,說『其實還滿好看的嘛,越看會越入戲』;但是我卻從開頭的不預設立場心情,到最後有一肚子的不滿意阿...

brand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jpg 

  櫃子裡待看的片實在太多,然後我又有幾本該練功的書還沒開始,幾經挑選終於決定拿Gregory Peck的廉價版199系列,挑了Twelve O'Clock High之外我最有興趣的The Keys of the Kingdom觀看。

  那年代老美好像很愛拍關於東方的電影,不過主角當然仍是美國人,如果男主角非得是東方人,就出現了那種硬把演員眼睛拉成瞇瞇眼去演"中國人"的案例產生。而這部是關於英國神父到中國傳教的故事,主演Gregory Peck雖是美國人,但身上有些英國紳士的味道,所以還不會說很勉強。

  這部片可以說是Gregory Peck的出道作,他出道算晚,柏克萊大學讀一半才休學去闖蕩演藝圈,畢生演的幾乎都是正派角色。雖然久仰他在《羅馬假期》與奧黛莉赫本的羅曼史之名,我卻只看過他的《Twelve O'Clock High》(晴空血戰史),當時年紀還小,只因仰慕這部片在影史上的地位而買回家,隔了幾年才勉強拿出來看看,那時本來還不愛黑白片,結果看完之後對黑白片信心大增,從此踏上狼吞(?)黑白經典片的不歸路。191公分的Peck在當年相當要求身高的的好萊塢頗具有優勢,不過他演起神父我覺得說服力比較低,高大帥氣的美男子演神父畢竟有點格格不入,還好他溫文儒雅的氣質讓這個神父角色不至於淪落到像cosplay(和他有對手戲的Vincent Price整個眼神就很褻瀆神明了竟然可以演主教...)

brand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內有糟糕˙涉劇情*
89.jpg 
Bale照網路找隨便有,我偏要選放這張敗德的淡妝冷艷照。原因無他,一切都是因為yesasia很敗德的把他的名字翻成"姬絲汀貝爾"(讓我在逛yes的時候懷疑自己找錯人),我拿這糟糕的名字沒辦法,所以就拿一張最貼近這翻譯的照片呼應一下呼呼。(其實我強烈懷疑yesasia根本把Kresten Bell和Christian Bale當同個人)張不用懷疑是Velvet時期宣傳照(現在誰還有膽染指Batman或救世主醬),仔細看可以發現他有淡淡的藍色眼妝。事實證明這男人雖美但並非淡妝濃抹總相宜,淡妝就夠了!這是他糟糕的地方,更糟的是他把自己搞成硬漢,以後沒得玩了。

brand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涉劇情*

這兩款海報比較少見,可以拼成一張。但是我懷疑製作海報的人有偏心的嫌疑...
14.jpg 13.jpg

  昨天一心想要看"很快樂的片",但最想看的Brassed Off找不到字幕,英國腔我又無能,就順手拿了之前被我拋棄的頂尖對決,重新看了一次。一直以為我上次只看了二十分鐘,原來我已經看到離結局不遠了,所幸這部片我劇情忘得差不多,重新看了一次,才真正發現這部片的精采之處。

brand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涉劇情*
71.jpg 

  這是一部相當奇妙的電影,很難定位它到底是喜劇還是恐怖片,他是集黑色幽默+美色驚悚+社會倫理於一體的電影,CB本人好像認為這是喜劇片。大概因為它很妙,讓我忍不住想單獨把它寫在CB系列心得之前。

  殺戮的鏡頭其實都很含蓄、大多都是用鏡頭帶過,很明顯殘殺不是本片的噱頭,Bale的身體才是(無誤)雖然我們知道歐洲演員對於脫戲就當作吃飯一樣自然簡單,Bale其實也算是脫戲頗多的英國演員,但看到在好萊塢爆紅前的他演出全裸還是趕到相當的奇妙(當然比起Ewan是差多了)。片中讓我揮之不去的陰影不是Patrick Bateman怎麼殺人,而是那場他和妓女的3P戲,因為當時的他臉還算年輕(加上他的角色要很保養皮膚),加上相似的髮型讓我一直覺得Newsies裡面的十七歲男孩下戲之後立刻接演NC-17的電影。囧。但是囧之外,這場戲也還挺爆笑的,徹底突顯Bateman的超級自戀症。

brand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涉劇情*
499.jpg 

  乍看海報還以為這該不會是法國版的虎豹小霸王,原來,這是部笑死人不償命的戰爭歡樂片。自從歡樂的硫磺島浴血戰之後,我再也沒看過如此歡樂的戰爭喜劇,感謝這部1966年英法合作的《虎口脫險》,讓我數度笑到肚子痛!

  背景是二次大戰納粹佔領下的法國,開場五分鐘都還像一般嚴肅的戰爭片,但是,當一群士兵迫降法國之後,影片風格儼然一轉,開始下猛藥火速進攻觀眾的笑點。影片有大半時間都維持著兩個支線的模式,本來以為這群逃亡的英國大兵是主角,沒想到主角卻是較慢出現的兩個法國人,而影片主要的笑點也是這兩位同時也是丑角的主角製造的。為避免角色太多繁雜,劇情設定迫降之後部份士兵立刻遭到逮捕,僅剩隊長及另外兩名士兵(軍階不重要我也忘了)在逃,而協助他們的兩名法國人也遭到通緝。算一算,逃亡者3+2=5人,再加上協助逃亡的女性要角2人,以及納粹方的頭子1人,主要角色就已高達八人,不過這部片可一點也不會像一般戰爭片那樣讓人有認人障礙,每個角色可以說都是精挑細選的個性迥異、極易分別。

brand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片改編自史坦貝克《憤怒的葡萄》一書,是一個極為動人也相當痛心的故事。

  《憤怒的葡萄》原作我尚未拜讀,由於學校圖書館的版本是字小到不行的民國七十X年版,我實在無法忍受。說起看不完的書,我總是累積一本又一本想看卻又無法好好看完的書,到最後,書櫃裡的書大概只有兩三成是真正讀完、其他不是只有看一部份就是只看幾頁。我人生唯一的冀求就是能夠輕輕鬆鬆毫無顧忌地閱讀一本好書,或喝杯咖啡邊看完一部電影而不中斷;但是現實的束縛總是讓人必須遷就於必須與壓力。

  回歸正題,儘管我還沒讀過書,但透過電影便可體會史坦貝克所要表達的東西。影片拍攝時間是1940年,在那個經濟大蕭條與二次大戰接踵而至的亂世,出現了這麼一部極為寫實、深刻不凡的電影,實在很不容易。那個時候的電影多半還是在吹捧美國主義或俊男美女愛情劇碼的公式之中打轉,雖說經典好片數量不在話下,但也不乏有較為膚淺或過於矯飾的。而這部片,是美國寫實主義的先驅之一。義大利後來許多著名的寫實電影諸如《單車失竊記》和《德意志零年》,也都是這樣深刻動人;但《憤怒的葡萄》給我的衝擊要強烈許多,也許是因為它那種大規模的悲劇性吧,糾結人心的力量便多了幾倍。

brand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有劇透但有圖透Orz
438.jpg picture by mynameisjoeb

  雖然我沒有真正看過一本史蒂芬金的小說,倒是看過不少改編自他小說的電影,諸如《捕夢網》、《牠》、《站在我這邊》、《綠色奇蹟》,以及少數被譽為影史經典的恐怖片《鬼店》。也許是因為他的書每出必被拍,能見度很高吧。不過也因為他的故事普遍都很好,就算是改拍出來的電影評價較低,我都還是覺得滿好看的(可能部份是因為有喜歡的演員加持...)。其中《站在我這邊》是我最喜歡的一部(直到現在都在悔恨沒有趁當初在誠品看到DVD特價時買下手...一週後再去就被識貨的饕客帶走啦Orz),而《禁入墳場》則是我覺得相當哀傷的一部。一直以來我都不愛恐怖片或鬼片,總覺得看那些很浪費生命,多半看完都有種被騙的感覺。直到第一次接觸到《禁入墳場》時才發現,原來恐怖片也可以很有內涵,往後只要看到打著[史蒂芬金]牌出來的電影,都會有種"品質有保障"的信心。

  史蒂芬金的故事之所以如此受歡迎,主要是因為他實在是太清楚人類的要害了。他很懂得剖析人心的黑暗、渴望,與害怕的人事物,記得他曾經說過,他創作時都會先拿自己當參考,用他自己的恐懼來設想他人的恐懼。他的故事不像日式恐怖片那樣只想嚇人,或是歐美式恐怖片只想砍人,那些嚇人砍人的故事往往到最後啥都沒有,但是史蒂芬金的恐怖故事,卻往往是帶著許多訊息。以我看過他的幾部片的感覺,他最常在故事裡透露的是"人心是恐懼的根源"、"人比鬼還要恐怖"這類的訊息。

brand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令人感動的今年第一篇電影觀感。本文廢話連篇,卻是花了我整晚邊思考邊寫的,如果有人耐心看完我就太感動了。
017.jpg 

  打從這部片剛開始的一分鐘內,就讓觀眾知道這部片絕對值得期待。導演Bryan Forbes巧妙利用光線,將全片第一幕就營造得極為引人入勝;並再利用蒙太奇手法,將戰俘營內的慘狀一一告知觀眾,然後不多做交代,直接導入正題。影片一開始就告訴觀眾,在一群衣衫襤褸的戰俘中,穿著整潔、健康無恙的Corporal King的眾不同。從來沒有人知道King的本名(至少影片沒有告訴我們),他利用高超的手腕,在慘澹的戰俘營中建立起一塊自己的"王國",高高在上,就連高級軍官都加入他的黑市行列。

brand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1 234